斜板沉淀器
斜板沉淀器在沉淀池條件下,斜板沉淀器。沉淀池面積越大,沉淀池的沉淀效率越高,與沉淀時間無關;沉淀池越淺,沉淀時間越短。斜管填料沉淀池的沉淀區由一系列平行的斜板或斜管分隔成薄層,反映了淺池的原理。
1.設備分類。
按池型可分為三類:
1.斜管或斜板之間的水與污泥異向流動(水從下往上流動)稱為異向流動,應用廣泛;水與污泥同向流動(水從上到下流動)稱為同向流。
2.水流水平流過斜板間隙,稱為水平流。沉淀池的進出口布置應使水流均勻分布,沉淀池的進出口大多采用堰口和淹沒孔。圓池的進口通常在池的中心,而在池的周圍。由于池周很大,采用鋸齒形堰口,提高堰口水頭,促進水流均勻。
3.圓池也有池周進水和池中心出水;钚晕勰喾ê蟪恋沓赜捎谶M水池的廢水與活性污泥的混合物比出水池的廢水更重,可以在池周做進出口,進出口在下面。
斜板沉淀器
二、斜板沉淀器的特點。
1.采用層流原理,水在板間或管道內流動,水力半徑小,雷諾數低。一般雷諾數Re在200左右,水流呈層流狀態,對沉淀極為有利。斜管內水流的弗勞德數約為1*10^-3~1*10^-4,水流穩定。
2.增加沉淀池面積,提高沉淀效率。當然,由于斜板的具體布置、進出水和管道流態的影響,處理能力不可能達到理論倍數。實際提高的沉淀效率與理論沉淀效率之比稱為有效系數。
3.縮短顆粒沉淀距離,大大縮短沉淀時間。
4.斜板或斜管填料中絮凝顆粒的凝結,促進顆粒的進一步生長,提高沉淀效率。
斜板沉淀器
三、工作機制。
在混合反應區,泥渣、藥劑和原水的快速凝結反應通過攪拌機的提升完成,然后通過葉輪提升到推流反應區進行慢速絮凝反應,形成較大的絮凝體,再進入斜管沉淀區進行分離。澄清水通過集水槽收集進入后續處理結構,沉淀物通過刮泥機刮入泥斗,部分污泥通過體積循環泵提升送至反應池進水管,剩余污泥排放。
斜板沉淀器
1.帶攪拌機的混合反應區的工作機制如下:
(1)預凝原水與循環污泥混合后進入反應區。
(2)混合反應區的攪拌機位于圓筒緩流板的中間。攪拌機的作用是均勻混合反應區的原水、絮凝劑和污泥,為聚合電解質的分散和絮凝提供所需的能量,達到快速凝結的效果。
(3)來自污泥濃縮區的濃縮污泥可以通過外部循環系統保證池內污泥濃度。
2.推流反應區的工作機制如下:
(1)本區為上升水流慢速絮凝反應區,使明礬花的尺寸在這里變大。
(2)整個反應區(混合推流反應區)可獲得大量高密度均質明礬,允許沉淀區沉降速度大,不影響出水水質。
斜板沉淀器
3.沉淀。澄清。濃縮工作機制如下:
(1)明礬花從大預沉區慢慢進入沉淀區,可避免破壞明礬花,產生渦流,使大部分明礬花沉淀在預沉區。
(2)剩余的明礬花在逆流斜管沉淀區沉淀,水力分布由固定在清水收集槽下方的縱向分隔板進行。這些縱向板有效地將斜管分為幾組,以改善水力分布。
(3)明礬花在沉淀區下部積聚成污泥并濃縮。濃度分為兩層,一層位于排泥斗上部,另一層位于排泥斗下部。上層為循環污泥,污泥在層內停留幾個小時,然后進入排泥斗。為了濃縮污泥,刮泥板配有尖樁圍欄。在特殊情況下(流量變化),可調節污泥循環區的高度、停留時間和污泥濃度。下層是產生大量濃縮污泥的地方,污泥濃度至少為20g/L。
斜板沉淀器是根據淺池原理開發的沉淀池。傾角為60°的斜管放置在沉淀池的沉淀區(直徑約25~40mm,長800~1000mm)。由于沉淀區分為多個區域,沉淀區和沉淀效率顯著提高;同時,沉入管底或板表面的污泥會自動滑離沉淀區,解決除泥問題。污水處理設備